20141018-大稻埕人文街拍
攝影社當天邀請有名的傑克亂拍老師,
利用下午的時間帶領我們深入大稻埕街拍,
老建築就存在我們所居住的生活當中,
常常怱略到它的存在感,
這次就讓我們深入了解它的歷史意義。
『仁安醫院』為一二樓的建築物,
還保留當時的診療器材及空間擺設。
『仁安醫院』-創立人柯謙諒醫師民國16年在此設立西式醫學診所,且因其為大台北少數台籍人士開設之醫療診所,具有時代意義。
『慈聖宮馬祖廟』外的大廟埕有多家攤販進駐,
廟埕外喝個台灣碑酒配下酒菜,
就是有那個古早台灣的味道,
好懷念小時候的那種感覺,
在這可以好好感受一下。
『慈聖宮馬祖廟』-今慈聖宮,本尊於清朝嘉慶年間,隨福建 同安人渡海來台,最初祀於艋舺,後遷至大稻埕。1866年重建於今 西寧南路民生西路交界處,廟前正是貿易對渡碼頭。1910年,為免被市區改正所拆除,當地同安人乃集資遷移至延平北路現址並利用 原始樑柱石材重建寺廟。
『大稻埕教會』是由大稻埕富商李春生捐地而蓋成的教會,
洋行買辦起家而致富的大稻埕傳奇人物。
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』教堂由清末知名茶商李春生捐地獻建,李氏亦為當時一代哲人,在清末臺灣士紳社會中所罕見,其論述一方面結合基督教思想,又內含傳統儒家思想,在其年代實屬難得。教堂坐落於大稻埕老市區,見證了19世紀末迄20世紀初年,臺北地區基督教發展過程。此建築樣式雖模仿西方教堂,但立面洗石子裝飾仍以臺灣傳統圖案出現,融匯了中西風格,在臺灣近代建築中誠屬少見。
有全台最漂亮的星巴克之稱,
就位於大稻埕的鳳梨王的古宅中,
中西合併的組合,
是不是很特別的感覺。
『鳳梨王』的葉金塗古宅,1929年落成,以巴洛克式風格為主的3層樓建築,裝潢上為繁複華麗的花玻璃,是30年代牌樓厝最華麗代表作之一。
『林五湖祖厝』原為命相館,
現已在古厝中改賣茶葉,
為清代的閔式古式建築。
『林五湖祖厝』一八五一年(咸豐元年),同安人林藍田從雞籠(基隆)移居大稻埕,於中街(今迪化街一段)建築店舖三幢,店號「林益順」,與大陸從事貿易,這是大稻埕第一坎(間)店。
沿著迪化街聽著老建築物的歷史故事,
欣賞建築物之美,
慢慢地悠閒散步至大稻埕碼頭,
在此欣賞夕陽之美,
只是當天擺烏龍的我,
竟然帶錯了快門線,
所以就隨便拍攝後就收攤了,
當天發生的唯一憾事。
大稻埕有很多歷史古蹟可以細細欣賞,
當天很多行程只列出一些,
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深入去探訪。